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
事 跡 材 料
人老志彌堅 紅心永向黨
──記國管局離退休干部局西便門黨支部
國管局離退休干部局西便門黨支部成立于1990年?,F有黨員34人。20多年來,該支部以教育引導老黨員堅定理想信念,珍惜光榮歷史,永葆革命本色,充分發揮老黨員積極作用為工作目標,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做出了顯著成績,多次受到上級黨委的表彰和獎勵。
一、針對自身特點,加強支部建設。
該支部成員構成特點:一是高齡老年人多,80歲以上的老黨員11人;二是離休干部多,占總數的1/3;三是老領導多,司局級以上的有22人;四是體弱多病的多。但該支部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,這些老黨員對黨懷有極其深厚的感情。他們的青年時代,為了創建新中國,建設社會主義事業,嘔心瀝血、無私奉獻。離退休之后,他們仍在黨的領導下,抱定“離職不離黨,退休不褪色”的理想信念,繼續發揮著余熱。他們學習勁頭足、思想覺悟高,組織觀念強,理論水平深,特別反映在日常的支部生活和政治活動中。如原支部書記姚錫美同志,今年83歲,對工作一貫認真負責。她經常主動到老同志家中走訪,和老同志聊天談心,交流思想,了解困難,解決問題。是位極具責任感和熱心腸的好書記。在她卸任支部書記后,仍能夠積極關心支部工作,幫助新書記盡快掌握本支部老黨員的家庭和思想情況。離休干部鄭慧蘭已年逾90高齡。為了安全起見,雖然支部已不要求她參加集體活動,但只要身體允許,必攜女兒一同參加,開會傳達的許多文件精神已經看不清、聽不真了,只能由她女兒回去慢慢講給她聽。有時由于身體原因還要中途請假退場。學習效果對她來講似乎已經不很重要了,但她的行動卻充分表達了作為一個老黨員對黨堅定的理想信念。副部級離休干部李靜已年過八旬,過去長期工作在黨和國家領導人身邊,離休后從不居功自傲,只要是支部活動,他都積極參加,有時是騎車前往,風雨無阻。離休老司長高玉瑛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,利用電臺采訪等各種時機宣講革命傳統和作風。針對這樣一個政治信念強、學習欲望高、身體條件差的黨員群體,在組織開展支部活動時,一方面要照顧他們積極參加活動的熱情,一方面又要體諒他們的身體情況,注意人身安全。為此,支部在開展活動時,主要是根據黨委的統一安排,堅持定期的支部生活會制度。會議內容上多以直觀的錄像、電影、參觀等活動為主,在學習必要的文件時,盡可能縮短時間,讓老同志們多交流、多發言,爭取做到學習氣氛寬松、交流話題寬松、行動時間寬松,在寬松和諧的組織形式中突出學習主題,達到針對老干部、老同志自我教育的活動目的。
二、發展老年黨員,實現終生夙愿。
2011年5月,85歲的離休干部楊亞人同志向黨組織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。黨委研究決定將培養和發展這位老同志的入黨任務交由該支部負責。接受任務后,支部書記主動找老楊同志談心,了解其本人的歷史背景、工作閱歷、思想認識等,還與本支部的前任書記交換意見,與一些老同志座談,了解情況。支部書記龔喜躍親自查閱檔案材料,對其檔案中一些歷史問題做了充分的調研甄別工作。向上級黨委報送了有關該同志歷史情況的文字材料,詳細向黨組織匯報了該同志的歷史概況、現實表現和思想覺悟。
楊亞人同志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,他在國管局幾十年的工作中,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,在本職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績。1959年曾承擔了新建人民大會堂的內部裝飾設計組長的重任。出色完成了設計任務,特別是對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、宴會廳的舞臺設計方案,受到了中央首長的充分肯定,由他主創設計的“十面紅旗”舞臺背景,最終成為我國舉行重大活動的樣板模式固定下來并沿用至今。就是這樣一位老同志,由于家庭出身和歷史問題,在幾十年工作中經受了各種政治運動的沖擊。他曾6次遞交過入黨申請書,雖因種種原因長期未獲批準,但他從未對黨失去信心,始終默默無聞地為黨工作,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才華。在紀念建黨90周年前夕,楊亞人同志在耄耋之年,再次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,其真情實意感人至深。黨支部根據該同志的一貫表現,經過嚴謹細致的具體工作,終于在2011年10月,完成了楊亞人同志入黨的終生夙愿。通過這次黨員發展活動,支部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,提高了覺悟,凈化了心靈,增強了黨性。受到了一次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。
三、發揮自身優勢,靈活開展活動。
近年來,隨著退休干部的大量增加,老黨員之間的年齡差距也逐年拉大,支部成員在性格、閱歷、情趣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別,支部成員居住也較分散。為了照顧各方面的需求,提高組織活動的質量和效果,支部采取了靈活多樣的舉措,取得了滿意的效果。
(一)靈活安排學習場地:為了減少老黨員參加支部活動的往返時間,保障出行安全,充分利用西便門及廣源小區兩處活動站的有利條件,支部書記不辭辛苦,將在同一時間段的支部學習活動,酌情在兩地分別組織實施。
(二)靈活安排學習時間:為保證支部書記能全程參加兩地的學習活動,結合老黨員錯峰乘車或騎車來參加活動的實際情況,靈活安排活動時間。考慮到支部成員之間平時見面機會少,支部在組織學習之后,都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老同志們相互交流,加深了解,增進友誼。
(三)靈活安排學習內容:為活躍和提高學習效果,支部在組織學習活動時,能根據不同的人員結構,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。在西便門活動站參加活動的高齡黨員較多,行動相對遲緩,思想觀念比較傳統,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,關注原單位的發展變化。在組織學習時盡量多傳達一些文件精神,多通報原單位的情況;引導他們講傳統、講歷史、講感受,提高他們的榮譽感、成就感。在廣源活動站參加活動的支部成員新退休的同志較多,這部分人思維敏捷,善于交流,活動能力強,他們對國內外及現實的社會現象有著豐富的洞察力和分析力。在組織學習時,就著重從“怎么看、怎么辦”研究討論問題,相互交流,取得共識。支部在活動形式上,還結合老黨員身體情況和興趣愛好,適時開展了問卷答題、征文攝影、趣味運動、棋牌書法、公園踏青等活動,即活躍了支部生活氣氛,又增進了支部的凝聚力,受到支部成員的支持和贊賞。
黨支部注重發揮老黨員的積極作用,組織老同志撰寫了20余篇回憶文章,在《新華文摘》、《百年潮》《中國老年報》等報刊雜志上登載,還受邀請座客中央電視臺暢談黨的光輝歷程。為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和培養青年一代提供了寶貴的教材。
|